English

打破四堵墙 迎来八面风

1998-12-1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庆 通讯员 苏久华 我有话说

一所每年增加在校学生1000人的高校是如何解决学生住宿、教室、实验室、娱乐场地不足的困难的呢?苏州大学通过“后勤服务社会化”,建立了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,具有苏大特色的“小机关、多实体、大服务”的后勤服务模式,使上述困难迎刃而解,办学效益大大提高。

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,学校的房屋及基础设施条件较陈旧,水、电、气、讯、房、修等方面欠账较多,教学、科研用房十分拥挤。而依照江苏省“九五”规划,“九五”期间苏大在校生人数将每年增加1000人,但学生住宿、教室、实验室、娱乐场所等后勤保障,着实是一道难题。如果按照征地办校区“异地办学”的模式来实施,要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,至少需要征地500亩,相应投入需5亿元,而且日常维护费用也相当高。如果不另办校区,学校现有的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学校规模发展的需要。

经过认真论证和实践,苏大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思路:苏州大学可以利用三个校区紧连,周边企业生产不景气,有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性的有利条件,走“实现后勤社会化,建设苏州大学城”的发展新路。1992年年底以来,苏州大学逐步调整学校总体规划,将教工住宅、校办工厂向外转移,通过引建、自建、租建、联建、代建等方式,建成3.7万平方米的“前进化工厂学生公寓”、1.3万平方米的“轻工机械厂学生公寓”,并拟在今后3—4年内在学校周边地块新建1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。目前,该校已有6000余名学生住上了4-6人一间的设施一流的学生公寓,住宿费用仅比普通学生每月多支出50元。预计到下世纪初将有1.6万全日制大学生住在校外,学生宿舍也将全面实现学生宿舍4-6人一间的公寓化管理。

后勤社会化改革给苏大教职工住房建设也带来了勃勃生机,大大缓解了教职工住房矛盾,教职工住房成套率由84%上升为96%,人均居住面积由7.4平方米上升为8.76平方米。在苏大,年轻教工一结婚就住上三室一厅已不在少数。在改善教工居住条件的同时,该校实现了校内教工住房向校外转移的目标,使直接用于教学、科研的校园面积进一步得到扩大。

学生宿舍、教职工住宅建设等后勤服务的社会化,也加快了学校分离办社会职能的速度,学校后勤服务产业也进一步得到发展壮大。五年来,苏州大学在医疗、幼儿教育、后勤产业(工贸业)、建筑等诸多方面都开始了面向社会服务的实践。五年累计对外服务的产值约3000余万元,创利近千万元。

由于发展战略上的前瞻性,经过近五年艰苦努力,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,1992年底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为9000人,到1998年底在校全日制学生数为1.6万人,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。在规模发展的同时,学校内涵的发展也迈出可喜步伐:硕士点由原来的26个增加到52个,博士点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0个,博士后流动站从无到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